沿著Strandvägen這條高級住宅區的海邊道路,過橋走進動物園島,就有指標指示各博物館方向,走到瓦薩博物館大約五分鐘。走向瓦薩博物館的人很多,不難找。
瓦薩沉船博物館(VASA museet):
本來我還在猶豫幹嘛去看一艘沉沒的船,而且還是第一天航行就沉了,沉沒原因居然是船上的東西太重了,聽起來有些蠢,我何必花錢去看別人做的蠢事,而且還大費周章把船打撈起來,蠢上加蠢。還一堆人推薦必看的景點。我在猶豫之後,還是去看了,因為真沒看過打撈起來的船。看完瓦薩之後,我完全改觀。這艘古船會讓人感覺回到17世紀那時候,去體會當時的工藝和生活。所有打撈起來的人骨和古物都盡可能地保存,並加以研究。從打撈和保存技術到研究內容,都凸顯出現代科技厲害的地方。能感覺瑞典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在上面,還設了一個博物館,把船和物品全部保護起來。很值得去參觀。
VASA沉船是一艘十七世紀的瑞典軍艦,在1628年斯德哥爾摩港的首次航行中沉沒,經過了三百多年後被打撈上岸。打撈上岸和保存的過程,有拍成影片在館內播放。打撈起來的船體、物品和人體遺骸,都放進館內保存。這艘瓦薩沉船號稱是至今保存最良好的17世紀古船。
VASA軍艦實在是太大艘了,很難全部入鏡。旁邊有展示一些VASA軍艦的模型。
模型展示VASA船裡各層船艙的工作情形。
以下資料多翻譯自VASA博物館內的看板說明,供作參考。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在裡面研究英文看板,可以先看一下。
瓦薩軍艦沉沒的位置是在波羅的海,海底躺了成千上萬的木製船隻的殘骸,有些在那裡已達數個世紀之久,但它們看起來仍保存完好。這是因為此處海水的鹽度極低,讓蛀船蟲(shipworms)無法生存。
瓦薩船的保存處理:
如果瓦薩沉船沒有經過處理,在乾燥後失去水的表面張力支撐,會讓木細胞塌陷,而導致木材收縮是和開裂。處理的方式是去除鐵之後,再用PEG(polyethylene glycol,聚乙二醇)浸泡木材,可以防止收縮和開裂,最後再冷凍乾燥,可以讓木材呈現比較自然的外觀。PEG可以替代木細胞中的水,讓木細胞穩定,防止木材乾燥時收縮和開裂。PEG還用於口紅和皮膚乳液中。當浸泡完PEG,會用另一層PEG處理木材表面,去除多餘的PEG之後,會留下光亮的蠟質表面。瓦薩沉船以PEG噴塗多年,乾燥了整整九年,約有500噸的水蒸發掉,再用熱風槍將船表面的PEG加熱進到木材裡,這使瓦薩具有光滑的表面。以這樣的方式,瓦薩船至今保存了17年。
但是瓦薩船表面原本光鮮亮麗的色彩,在沉沒後幾乎都消失,只剩下木材的顏色。有些雕塑被重製並賦予色彩,重現在展館樓上。如果跟著導覽人員,會對瓦薩船表面的雕塑人物有更多的了解。
瓦薩船上的罹難者:
從瓦薩沉船有打撈出兩千多個人體骨骸和碎片。從航海人員的名單估計船上至少有135人,實際數字可能高達200人。一開始沉船死亡人數的報告是30人,但在災難發生的混亂中,隨著失蹤人數的增加和受傷者的死亡,死亡人數會隨之增加,所報導的數據是30至50多人。大多數倖存下來的人是在甲板上或繩索旁,被經過的小船救起來。死亡的人幾乎都是被困在船內,多數是在船內砲台,其中一個是在畫廊,有些人試圖離開船上。通常從船上的最低點爬到最高點不用一分鐘的時間,但隨著海水湧入和甲板的傾斜,需要的時間會隨困難度而增加。從骨骸發現,幾乎所有的死者在死亡當時都是一個人狀態,只有一個女性死亡時是跟一個男性在放槍的甲板上。
船上的人大部分是一般的水手或賓客,還有一些官員,其中還有一位海軍上將,和一位已經退休的船長。這位退休的船長是在死者名單裡面唯一知道名字的,他的骨骸可能在打撈起來的骨骸之中。其他死亡的人都是無名氏,只能用A、B、C字母表示。
瓦薩船員的來源:
瓦薩沉船當時的時代,從歷史資料知道,只有12%的瑞典海軍船員可以得到專業水手的薪資,其他34%的船員來自村民的應徵或沿海農民,54%的船員來自現在芬蘭和瑞典地區,其中有丹麥人、德國人和荷蘭人。
瓦薩船員男女性別的確認:
從骨學的鑑定可以確認這些骨骸的性別,大部分是男性,只有兩位女性。骨學專家主要是看骨盆和頭骨,女性的骨盆比較低且寬;男性的前額在眼睛上方是比較突出的,眼窩是比較方的,下頷和顱骨底部比較重,另外頭骨、上臂和大腿的尺寸都可以做性別的鑑定。
瓦薩船員年齡的確認:
牙齒則是年齡的指標,年輕人的最好認,可以從智齒的生長來做確認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咀嚼面會磨損,根管會變小。頭骨的融合,以及長骨內部構造會變薄,都可以作為年齡的鑑定。
骨學研究除了可以鑑定性別、年齡、身高之外,還可以了解疾病和受傷情況。這些資訊提供了瞭解祖先生命史的一個機會,分析他們的壽命、吃的食物。用DNA分析,可以知道親緣關係。
過去船員和現代瑞典人身高的比較:
瓦薩船上的男性平均身高是167公分,與現代瑞典的女性相同。現代瑞典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80公分。
瓦薩船上的男性最矮是156公分,最高是178公分;兩位女性分別是160和166公分高。身高是根據長骨的尺寸計算出來的,因為已知長骨和身高是有相關的,用大腿骨計算身高算是最可靠的。
骨學上透過測量顱骨,可以確定顱形、臉形以及鼻子和下巴的相對大小。透過顱骨的遺傳特徵,發現兩名女性的顱骨底部都有一個罕見的遺傳性突起,顯示她們是親戚關係。科學家正在分析她們的DNA做進一步地確認。
骨骸的社會地位和身分:
在骨骸附近發現的物品通常代表這個人的社會地位、工作甚至是癖好。其中一些骨骼仍穿著鞋子和衣物碎片,這些碎片可以表明社會地位和財富。許多骨骸衣物的口袋都有銅幣,其他物品則落在骨骸附近,例如煙斗或鑰匙。大多數的骨骸是穿一般海船船員的服裝,帶有短裙和肩翼的緊身夾克,寬鬆及膝的長褲和縫製的長襪,全部都是羊毛製成的。大多數的外套是用鉤子合上,比較貴的衣服上則有玻璃或錫製的鈕扣。
船員飲食的分析:
瓦薩船上的人的飲食是多樣化的,包括肉、魚和內臟。有三個人是呈現食物不足和營養不足的現象。同位素的分析,可以揭示蛋白質是來自肉還是魚。化學分析身體內銅和鋅的存量,可以顯示蛋白質是否來自肉類或蔬菜。銅的缺乏可能是營養不足、慢性疾病或腹瀉的現象。鋅含量低表明主要食物是植物的蛋白質例如麵包或粥。
儘管許多人都有癒合的骨折和其他傷痕,但瓦薩的船員身體似乎是健康的。這代表水手的艱辛生活。受過傷的部位有顱骨、鎖骨、肋骨、手臂和腿。大多數的傷口癒合得很好,可能有專業的護理。有幾個人在童年時期有食物不足或嚴重疾病的跡象。
埋葬學(Taphonomy)研究死後影響骨骼的歷程。除了海水影響這些骨骼之外,瓦薩船上許多,的鐵製品包括螺栓釘子等,這些會鏽蝕的東西已經滲入到骨骸裡,把骨骸染成藍色、黑色或紅棕色。後續會再用DNA鑑定的技術,尋找骨骸牙齒裡的粒線體DNA,來找出骨骸的親緣關係,以確認他們的身分。
潛水鐘罩:
這是以前潛水用的鐘罩,在氧氣筒還沒發明之前,潛水員就站在潛水鐘的下方站台,頭在鐘罩裡,靠著鐘罩裡的空氣,可以在海水裡待15分鐘。
國家博物館 (Nationalmuseum): 是免費入場的。要走往船島的方向,但不用走進船島。
展示的物品以畫作為主,多數是16~19世紀的荷蘭、法國、義大利和瑞典的繪畫作品。
感覺貴族生活的畫作占了一大部分的比例。
地下室的廁所外面,走廊的座椅設計很特別,充分運用了邊緣和角落,連成一體。
這讓我感覺瑞典似乎比較沒有制式的東西,相對是不同的、有創意的、讓人覺得舒適的,有新奇感的設計。
天色暗得滿快的,下午四點街燈已經亮起。
晚上七點的夜景。
走到國王花園,中間有免費的溜冰廣場,有放音樂,有很多人在溜,看得很嗨。可惜我要保留體力走路,每天都走很多,就沒有下去溜了。如果沒有冰刀鞋,旁邊有付費租鞋的服務。